站内搜索:
欧盟移民政策瞄准高技术人才

发布时间: 2015-02-27  字体:[ ]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经济发展放缓、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欧盟国家迫切需要制定积极有效的、非歧视性的、共同的劳工移民政策,以增加其内部活力,进而促进其经济增长。2014年9月17日,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官网上发表该中心研究员卡达琳娜·艾泽勒的最新研究结果称,劳工移民计划作为一种有效的吸引国外高技术人才的方式,一直被很多发达国家政府视为优先发展的政策,但对比美国后发现,尽管美国在劳工移民政策方面一直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但它多元文化模式又为美国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注入了活力,这也是欧盟一直学习却无法成功复制的地方。

身陷高失业率与高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中

艾泽勒说,欧盟的劳工移民政策一直呈现出碎片化特征,至今仍没有统一。2012年,欧盟一共给210万名非欧盟公民签发了工作居住证,但其中只有23%的人因工作原因来到欧盟国家,他们主要来自美国、乌克兰、中国和印度。2014年3月,欧盟委员会再次重申,欧盟必须吸引大批的高技能人才,才可以适应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各欧盟成员国必须共同努力,制定出统一的人才需求评估机制和劳工移民政策,才能切实推动欧盟2020战略计划顺利进行,形成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增长。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赫兰特·克斯塔尼扬说,“尽管每年都有大批的外来人口涌入欧盟,但大部分是难民或来投奔亲戚的。随着近年来欧盟经济陷入低迷,社会发展速度放缓,欧盟国家在负担这些外来人口福利方面承受着很大压力,也激发了外来移民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本地人把失业率增高、社会福利减少、社会治安不良等问题都归咎于外来移民数量增加上。欧盟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在需求与供给方面呈现出矛盾的状态,即高失业率与技术人才短缺并存。因此,欧盟现在的移民计划主要把吸收各类精英和高技术人才放在首位。”

试图借助蓝卡计划吸引人才

艾泽勒说,美国曾以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完备的法律体系吸引了大批世界顶级科技人员,现在,欧盟也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吸引人才的移民政策。其中《申根协议》、《阿姆斯特丹条约》的提出与执行,也都为保持欧盟国家人口活力、加强人才流动性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欧盟在推出的最新移民计划中,增加对精英和技术移民的优惠条款,即蓝卡制度,为高技术人才移民欧盟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艾琳·皮特伟说,“欧盟效仿美国推出的蓝卡制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欧盟各国对人才的需求。”蓝卡是针对高技术移民所颁发的工作居住证,持有者在欧盟工作期间可以享受到与欧盟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蓝卡计划是一种在限制非法移民、控制普通移民的同时,又能吸引外国技术工人、鼓励高智商和高学历人才前往欧盟就业,进而改变欧盟就业人员知识结构,为欧盟经济发展打基础的制度。

据专家估计,未来20年内,欧盟或可借助该计划,吸引2000万来自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的高技术人才。尽管蓝卡的发放数量由欧盟各个成员国自行确定,但申请条件相同,标准也很高。申请人必须拥有3年以上的职业经验且工作岗位须是欧盟劳工无法补缺的岗位。在成功申请某国蓝卡后,还须经过2年的试用期,才有权到欧盟其他国家工作等。与美国的绿卡不同,外国人拿到欧盟的蓝卡只是得到了一个为期2—4年的工作居住证,到期需要延续。尽管蓝卡制度相对灵活,精英们可以有更多流动和选择的空间,但对于一些想要稳定工作和家庭的人来说,还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人才问题困难重重

欧盟为实现吸引人才战略目标,努力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一方面加大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投资力度,增加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人才流动;另一方面也不断通过双边教育项目等措施吸引非欧盟国家的人才到欧盟就业。但是,欧盟作为一体化的组织,需要面对各个发展迥异的国家,即便引入人才之后也可能面临众多问题。例如,由于外来者的文化背景和素质不同,他们与当地民众之间的融合度偏低;移民者分割了当地民众的原有福利和就业机会,就会激发二者之间的矛盾;由于不同国家的吸引力不同,高技能人才可能更多地奔向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可能导致欧盟成员国发展差距增大的情况。

皮特伟说,“欧盟移民问题不是简单的几个国家的人才引进问题,而是在国际背景下衍生出来的,它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欧盟引进人才既要在欧盟内部寻求解决办法,也要开展横向合作。遵循世界人才流动规律,从根本上解决欧盟长期的发展困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