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硅谷创新的密码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16-08-11  字体:[ ]

  硅谷被视为创新“圣地”,半个多世纪以来长盛不衰。从半导体、个人电脑、网络搜索到社交网络,在IT产业的每次重大技术变革浪潮中,都至少有一家在硅谷诞生和成长的公司成为全球市场的引领者。可以肯定的是,创新并非是某个人“灵光乍现”的偶然事件。从洛杉矶好莱坞影业公司百年“老店”到硅谷互联网企业和车库文化,美国的创新模式始终在发生变化。那么,硅谷创新的密码究竟是什么?

  中小企业搭建的网络协作  

    记者曾多次在硅谷采访,遇到的几乎每一个工程师、科学家,都兴致勃勃地想要“改变世界”。而那些在“光芒四射”巨头企业就职的高管,无不对已经熟悉、一成不变的工作表示厌倦。

    在帕罗奥图市企业孵化器首席执行官海伦看来,这一点,正是硅谷企业家及投资人的不同之处。“在硅谷,人们总是想着如何去改变世界,”她说,“硅谷投资人更看重项目对科技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在硅谷的寻常街道上,谷歌公司一名不便透露姓名的工程师指着路边一座小写字楼对记者感慨:这里面,很可能正孕育着又一个世界500强。这名资深工程师的近期计划是,创立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公司。当被问到为何离开待遇优厚的谷歌时,他告诉记者,即使是硅谷的大企业,也时常会面临科研成果效率偏低的“创新窘境”,因此更多采取并购其他企业的方式实现自身创新。

    眼下,美国的创新模式已不再由大公司或者硅谷的大公司主导,而更多是由各个行业一大批中小新兴科技公司推动社会各个层面的革新。

    依据美国政府公布的官方数据,1981年,美国企业界研发投入为500亿美元,其中2.5万人以上的企业占70%,500人以下的企业不到5%;而到2013年,企业界研发成本已增加到3000亿美元,其中2.5万人以上的企业占35%,而500人以下的企业已增加到20%。换句话说,主要由风险投资支持的数万个美国创新企业,正在加紧将它们手中的最新科技推向市场。

    而这些看起来人手不够的“小麻雀”,正在通过越来越复杂的大规模网络式研发协作,搭建“明日帝国”。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商业创新项目导师凯尔·斯特林告诉记者,所谓最理想的创新创业环境,正是“能将不同学术研究背景的各类人才,聚集在同一个大的创新环境,解决各个领域相似的问题”。

    出色企业家+最牛的教授

    如果说,创新只是某几个天才灵光一闪想出来的“好点子”,那么就算多出几个乔布斯,也无法搭建起一个创新型社会。

    乔布斯的伟大之处,并不局限于苹果。他也不是一个科学家,更准确地说,应该称其为一个善于将最新技术整合于产品推向市场,让人们更快接触前沿科技的企业家。而乔布斯引领的由企业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模式,正是包括硅谷在内整个美国的发展趋势,也是眼下乃至未来美国式创新正在构建的生态。

    与不少中国企业家理解的高校、科研机构对接生产的创新概念不同,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家开始走进校园和研究机构,用最挑剔的眼光挑选最前沿的科技研发成果,然后花上数千万美元,耐心投入数年,将其孵化出来,把科研成果转换为产品。

    于是,创新已不再以硅谷为中心,而是越来越多地以高校为中心。出色的企业家,加上最牛的教授,成为越来越流行的架构方式。

在旧金山附近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彼得·阿布比尔堪称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他不久前才从美国总统奥巴马那里领到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阿布比尔对记者坦言,学界与业界合作非常重要,他的实验室正在与不少公司合作,其中有谷歌这样的巨头,更多的则是新兴公司。

    虽然硅谷坐拥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众多顶级高校,但这已经不是它独有的优势。在美国东部的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主任陈刚曾对记者说,他理解的最好的创新环境,就是像今天的麻省理工学院一样,能够将最新科研成果快速产品化。

    “杂交授粉”的土壤

    在硅谷,人才充分自由流动,因而形成所谓“杂交授粉”的土壤。

    公司之间既携手合作也相互竞争,有经验的员工总在不断寻求下一个良机,跨行业、跨市场甚至加盟竞争对手的跳槽司空见惯。每天都有很多社交性早餐会、午餐会和下班后的聚会,为人们提供交往沟通的场合。

    许多公司看到偏安一隅会制造隔阂,因此刻意打破障碍。比如脸谱常常对办公空间进行重新安排,将不同的人员和团队混合起来;谷歌则邀请有潜力的初创公司进驻它的办公楼,使用里面的办公场所。

   硅谷活跃着一大批风险投资、法律、会计和猎头公司以及提供其他专业服务的机构,它们的业务重点是为初创公司打理费时的琐碎事务,使之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在硅谷文化中,冒险受到鼓励,但冒险不是最终目的。只要是做了,即便不完美,或并没有实现突破,这段经历就是一个学习机会。很多硅谷公司重视尝试和出错,认为将一个早期的想法付诸实施,好过等到深思熟虑后再行动。这样可以很快学到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然后再度出发。美国大多数风险投资最终都毫无收益,如果没有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成功企业将会比实际少得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