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名片
李平博士,南通新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南通大学农业部南方平原地区玉米科学观测站主任。入选2012年南通市“江海英才”引进计划、2012年江苏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1999年获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于该校生物系博士后出站,2000-2011年受聘于国际种业巨头美国孟山都公司,从事玉米分子育种工作。
追梦故事
在南通开发区和兴路附近,有一片10亩的玉米地,看上去与普通农田没啥两样。不过,这可是块种植有近300个玉米品种组合的试验田。未来,将有一批优良品种从中被筛选出来,在黄淮地区大范围推广。
试验田的所有者,是南通新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眼下正是我们最辛苦的时候,”总经理李平说,天越热,玉米长得越快。研发人员每天都要冒着高温到田间关注玉米的生长动态。“雌蕊一吐丝,就要进行套袋隔离,准备接下来进行自交或杂交授粉。 ”
新禾2011年创立,主要从事高产量、抗倒伏、适合机械化收获的优质玉米种子研发。“如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收获农作物也从传统的手工收获方式逐渐过渡为机械收获。”李平介绍,新禾研发的玉米品种紧密契合当前最新研发趋势,新品种的果穗不但含水量低,还结实饱满,多功能收割机可以直接脱粒,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
玉米是我国也是国际第一大粮食作物。 201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2亿亩。
创业感悟
“国内玉米种子每年只有大约200亿元的市场,加上研发周期长,很多人认为并不是最适合投资的行业。但是种业市场对农业下游上千亿市场均起到带动作用,而且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我选择归国创业,培育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玉米品种。 ”
在国内,玉米种业经营企业超过2000多家。然而,在东北主要产区,最受欢迎的竟然是跨国公司的“洋种子”。早在2005年,美国杜邦先锋公司培育出的“先玉335”品种,因为拥有产量高、品质好、单粒播种等特性,甫一问世便迅速抢占并垄断了东北市场。此后七八年,逐代更新的品种依然不断冲击国内市场。
研发更好的新品种,打破“洋种子”的垄断神话,这便是李平的“中国梦”。
传统育种通过杂交、大田种植、筛选等步骤进行品种选育,选育出一个优质品种通常需要六七年。而新禾采用的是国际领先的分子辅助办法,“杂交后长出来的幼苗,取一小片叶子作为样本,提取DNA并测序,”通过与数据库关键信息进行比对,短时间内就能淘汰劣势品种,留下优良基因型继续进行培育。如此一来,育种周期缩短到了3年以内。“育种周期很关键,”李平解释,不考虑其他因素,如果我们花7年才能培育一个品种,那时跨国公司的第二代种子可能都已经上市。
为了研发适合不同地理环境种植的玉米品种,新禾在吉林四平、河南安阳、海南三亚均设立了育种中心,此外还有育种测试站28个,覆盖玉米主产区,测试面积总计约1000亩,每年测试组合3000-5000个。
经过两年多的研发,今年公司有20多个具备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性的新组合参加不同省份品种审定试验。“其中4个杂交品种表现良好,去年通过了辽宁、吉林两省的预备试验,今年正在参加区域试验,”更让李平自豪的是,有两个品种由于表现优异,直接被推荐参加国家预备试验。
政策辑要
省创新团队、双创计划资助对象,在通购房自住的,给予60万元购房补贴;3年内根据实际在通工作时间给予每月3000元的生活津贴。
市江海英才计划资助对象,在通购房自住的,给予40万元购房补贴;3年内给予每月2000元的生活津贴。
——摘自南通市江海英才购房补贴生活津贴发放实施细则(试行)
记者 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