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之处就在于加强创新。创新之舟沿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航线破浪前行,人才是驱动这艘航船的强劲引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路径选择至关重要,关键之处就在于加强创新。
世界经济学界将中国发展称为奇迹。外媒感叹,“中国只用了20年时间,就实现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但“世界加工厂”的尴尬头衔,“中国造、外国芯”的无奈境况,都凸显了中国创新不足的软肋。将创新置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
发展需要改革,改革必须创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审视,创新不再是狭义的技术创新,而是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创新之舟沿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航线破浪前行,人才是驱动这艘航船的强劲引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赋予了创新更广阔的意义,一个“众”字,把创新的期望寄托给了每个人。但创新人才匮乏也是我们目前不得不面对的“痛”。“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仍是一些年轻人的标签。而在美国,车库和地下室常常成为孕育创新的摇篮。年轻人在车库里恣意发散思维、发挥才华,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苹果、惠普、微软、哈雷摩托不少知名的科技企业诞生于此,可以说每个车库都是一个蕴含宝藏的创意空间。中国近两年来遍地开花的“创客空间”与这种“车库文化”,也有类似之处,但目前创新人才比例偏低说明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留住人才除硬件设施外,还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推动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全民创客”这句号召,提醒我们不光着眼于高精尖专业人才,草根创客也是推动创新之船乘风破浪的重要力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经济增速放缓,新旧增长动力转换艰难的背景下,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身处产业链低端而自怨自艾,必须依靠创新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