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8月22日成立的那天起,上海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就坚持不设围墙、开门办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机制创新,充分利用体制内外人才资源,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如果把创新比作接力赛,第一棒是科学发现和机理验证,第二棒是技术形成和原型实验,第三棒是应用转化形成生产性技术,第四棒则是产业化和商品化。产研院正是牵头作为一个组织者,同产、学、研、用等各界组成联盟,共同传接好“第三棒”。
实施“1+1”模式,聚培产业技术人才队伍
产研院采用“1+1”模式,将人才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事关系在上科院及直属单位、参与产研院建设的人才,普遍实行“一人双岗”;另一类是与产研院建立各类劳动关系的人才,可全职工作,也可做咨询专家,还有退休返聘、研究实习人员。在初创期,产研院用好现有人才,注重发挥体制内科研力量作用,并给参与建设的体制内人才一个过渡期,成果转化后可以选择进入企业,也可回原单位。同时,从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出发,以能力业绩为标准,按照“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国籍、不唯体制”的要求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如智能制造部既聘请高校博导,又聘用中专学历、擅长操控进口3D打印设备的高技能人才,信息通信部从北京引进退居二线的国家级顶尖专家担任卫星导航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等。
在培养机制方面,打通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双向流动的渠道,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在产研院任职。同时,还出台了科技人员上岗培训、带教培养、压担培养、继续教育等8项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转让或随成果进入企业,并获取相应回报。与5所高校共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初步形成培育产业技术人才的长效机制。
实施“创新伙伴”计划,打造协同创新平台
成立以来,产研院实施“创新伙伴”计划,协同区域、院所、校企,打造创新平台,形成创新合力。
倪秀元教授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导,他们虽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却还不具备将3D打印材料中试放大的条件,更难以与打印机设备的生产商相互配合、共同提升。产研院引荐多位“创新伙伴”,找准有实力研发3D打印设备的企业,与高校内的打印材料研发同步实施,还引入3D打印的代理服务商,培育各行各业的3D打印用户。按照市场上“设备+材料+服务”的商业模式,进行全产业链分工配置,共同获取3D打印链的高附加值。眼下,倪秀元正带领十几人的课题组“100%投入”产研院这个平台,为3D打印机研发“墨盒”,并由华谊集团来接力生产。
产研院鼓励教授带着课题离开学校,以“兼职”方式进入平台,与其他需求方协同创新。当然,这种科研组织方式不搞老套路,不再以论文发表、项目申请、成果评奖来驱动,而是试点新的绩效评价机制——产研院承诺给予参与创新过程的教授合理报酬,并在成果实现转化并获利后再行分成。之后,教授们回到学校继续自己的其它课题。以此“一对多”模式,产研院正聚焦智能制造、数字服务、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领域,加快推进3D打印、大数据应用等13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搭建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让科学家实现价值
经过十多年培育,上海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科研实力一流的团队,有的获得了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多个国家级奖项,有的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他们无疑是该领域科研的主角,跑出了很好的“第一棒”。但为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需要有人接过下一根“接力棒”。
当前,基因检测当红,但何时才能广泛用于诊断甚至治疗?这是黄薇研究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基因学家,她发现实验室层面的基因检测技术,距离临床应用还有相当大距离。
产研院搭台建立了临床医学转化研究中心和高通量基因测序服务平台,黄薇带着20多人的团队,来到产研院专心搞临床转化。在前期科研基础上,他们揭示了不少致病基因位点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包括肺癌、大肠癌等肿瘤基因,糖尿病、心脏病等代谢疾病基因,以及甲状腺疾病基因等。现已开始与肿瘤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瑞金、华山、新华等多家医院全面合作,开发早期发现、精确诊断、个性用药的基因诊疗技术。